日期:2025-09-28 05:35:42
诸葛亮,听着像哪个微信群里的高人,随时能用八百字分析你这点小破事,还顺手给你推荐一款高情商表情包。实际上,这家伙在中国历史的大烂坑里,地位飘得跟天猫双十一数据一样,谁都知道他是智商担当,可到底智到什么地步,连他自己有时候都问号脸。你问我诸葛亮是天才strategist还是搬砖工?我只能反问一句:“诸葛亮要是生在今天,估计HR连简历都不敢看吧,怕被反套路。”
先来说说他成名的那一出“三顾茅庐”,现在职场流行头衔叫“猎头”,刘备当年还用脚跑——三次跑去诸葛亮家,生怕卧龙不肯出山。现实比小说还让人泪目,谁家求职还能让老板亲自上门?诸葛亮这波隐居操作,放今天,妥妥的“玩高冷、装气场”,就差没上朋友圈晒个“心情复杂,不想上班”。
你说他聪明,那当然,不聪明的话三国演义都不用演了。但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,诸葛亮其实也挺卷的。卷到什么程度?号称军师,其实活得像个劳模,一边拿着“智者人设”,一边干着机械技术员、行政经理、售后客服、心理医生、党建专员、保健科主任……日理万机,活脱脱一副“古代996”的典范。老板要创业,他统筹兼顾;老板要打仗,他设兵布阵;老板要玩感情,他顺带写点情诗……说实话,你家三国打工仔有他一半努力,你就可以偷着乐。
当然,“空城计”这种经典剧本,至今还能吓到中国企业的中层领导。办公室都学会了,领导一来,大家装死,水平仅次于诸葛亮。可惜的是,司马懿那边当时配合演出,不知道是不是走错了剧场,反正历史最后成功和失败都拉到一个段子里,诸葛亮赢了面子,输了一次业绩考核。
其实诸葛亮的策略,不一定都靠谱。他的隆中对,放到今天就是PPT上的大饼,讲得鸡血飞溅,可落到执行,蜀汉这公司财报一直赤字。诸葛亮北伐,玩了好几趟,算是公司年度冲刺计划,最后组织架构都快散了。谁让他信念感太重,一边口头过劳一边还死磕成长。智商是智商,但太不懂得摸鱼,活活把自己熬成了行业劳模奖,最后病死岗位,连摸鱼福利都没享受。
说到发明创造,诸葛亮那点“木牛流马”,据说能自动搬运物资。现实只剩下“传说”俩字,三国字节跳动都没敢收购这项技术。其实,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才是真正的“程序员”,诸葛亮不过是打个广告而已。你要问他为什么不搞出无人驾驶、自动点餐,那只能说时代没给他配够服务器。这点技术吹到今天,“高科技”能写进教科书,实操全靠嘴。
但诸葛亮最大的特色还是“忠诚”。这个词在大多数公司里是精神鸦片,在蜀汉就是给自己加班不涨工资的理由。诸葛亮一心为刘备留下来的破摊子操碎了心,鞠躬到死精疲力竭,写出的出师表让人看了有股“我爸就是我老板”的惨烈。现代人都梦想有领导会表扬你,你工作到熬夜脸肿,只能收到一句“你真是诸葛亮”,下班后想哭都觉得自己不配。
不过,不要以为他是完美典范。诸葛亮也有“卸锅”时刻,在诸多北伐失败后,留下的全是“我干了我该干的,天命如此”,你品一品,这不就是老板年终总结?人都走了,锅没人背,大家各自散场。是不是发现,诸葛亮其实也不过是历史里被领导榨出来的最后一滴鸡汤。
说起来,这位“智慧象征”,有时还挺像朋友圈里那个转发毒鸡汤的人。你觉得他满腹经纶,其实他自己也挺迷茫。有时候“天才”的帽子反而是个枷锁,需要你不分昼夜地证明自己的牛逼。诸葛亮自己看着一帮吃瓜群众,每天都盼着他出奇计,倘若策划不如人意,估计还得被人拉群嘲。你以为他享受权力光环,其实一身都是压力疙瘩,时刻在被绩效考核支配。
有人说他“社恐”,不爱交朋友,其实是因为太懂人情世故才装淡泊。古人评价他“知人善任”,实际情况是手里没选项,能用的就那么几个人,搞得用谁谁都像“后备胎”。他最会把小池塘里的几条咸鱼养成大鲤鱼,最后一盘烹饪全靠调料,没人关注食材有没有变质过期。世界上哪来那么多人才,历史也就是一锅八卦烩菜。
再说自我牺牲这件事。史书吹诸葛亮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”,美得跟正能量广场舞似的,实际上他干活也有一肚子烦恼。其实,谁有梦想谁不是劳累到头秃?领导跟你说要有理想,实际他手上攥着退休卡。诸葛亮北伐失败后,蜀汉越混越差,大家还把诸葛亮搬出来当“灵魂导师”。历史上但凡是个“楷模”,都被后世拿去消费,活得不如现代小区里跳健身操的大妈。
别的不说,“天才strategist”这顶帽子放到今天,估计要被微博爆出十几条内幕:诸葛亮其实是熬夜加班猝死的搬砖工,智商救不了工位,忠诚帮不了绩效。还有人能把“诸葛亮是AI预警器”当段子玩,下一步他就是直播带货之父,卖木牛流马和草船借箭仿真模型。
你看诸葛亮的结局——死在岗位上,连离职报告都不用写。后人送他一堆赞美,把他变成职场老祖宗。其实,他要是活到今天,估计会在某个公众号上匿名吐槽:“我只想回丞相府坐坐,别再让我背锅。”听着是不是很扎心?所以,别觉得历史人物在书里高高在上,他们其实和你一样,也曾熬夜、迷茫、被领导套路、被部门踢皮球。
可惜的是,历史还是要有英雄。你问中国人,除了诸葛亮还有谁能硬核扛住蜀汉那摊烂事?大家都摇头“没有”,仿佛聪明人都该去搬砖,笨蛋才配躺平。可事实上,搬了那么久的砖,蜀汉还是倒了。而诸葛亮这位劳模,被后世供起来当一种信仰,现实呢?搬砖工死了,城还在,只是又换了别的搬砖工。诸葛亮变成了别人的鸡汤,没能留住自己的晚年。
总结这段,看似一锅历史杂烩,实际是一则职场寓言。你被称为天才,未必真的快乐。你天天加班,未必能改变公司命运。诸葛亮聪明又勤奋,最后活成了搬砖工典范,连“休息权”都没有。蜀汉其实就是个失败创业项目,诸葛亮是最苦逼的CTO。三国演义吹得飞上天,现实就像中层干部的年终总结,明明没什么新意,却还要努力营造出“死了都值”的氛围。
最后送你一句自嘲——谁还不是个诸葛亮呢?坐在工位上,苦思冥想方案,幻想着改变世界。其实世界在等你下班,然后拍拍你肩膀,说:“辛苦了,今晚加个班吧。”历史的荒诞,总在你一边嘲笑一边模仿时,不知不觉就复制粘贴到你自己身上。别看诸葛亮聪明,最后还是“搬砖工真相”。所以,努力和聪明,在荒诞的生活面前,经常变成了自我安慰。
献给每一个还在被智商和奋斗PUA的人,诸葛亮其实也很想摸鱼,只可惜摸鱼太难,荒诞易得。你拍桌子问:“天才在哪?”桌子回你:“搬砖去吧。”
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,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,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,我们将及时回应。
东莞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