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7-13 06:11:29
美国的关税收入不断创下历史纪录,到底谁在为关税成本买单?2025年5月,美国平均有效关税水平达到17.8%,这一水平创下了1934年以来90年的美国关税历史纪录。从这一角度而言,特朗普自2025年4月起发动全面关税战,在美国历史上极为罕见。
7月7日,美国签署新的单方面文件,先是对17个国家加征新关税,从8月1日起生效;9日又签署5份文件,对另外5个国家加征关税,其中威胁将对巴西的关税提高至50%,这在美国与巴西的贸易史上前所未有。
若美国按新的关税威胁执行,预计从2025年8月至年底,其关税收入恐怕会再创历史新高。
那么,美国当前的关税收入情况究竟如何?
根据美国官方发布的数据,4月初,美国发动关税战,对多数贸易伙伴加征10%的基准关税,对个别国家的加征水平更高。4月,美国单月关税收入达174亿美元,已创下美国历史单月纪录;到5月,因完整征收了一个月(4月约从8日、9日起做过调整),关税收入增至230亿美元,再度刷新历史新高。美国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,预计6月关税收入将突破300亿美元,继续创下历史新高。
7月初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预计,若当前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按预期实施,全年关税收入有望达到3000亿美元,这一数字在美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。
问题随之而来:关税收入上缴国家,这笔钱终究要有人承担。谁来买单?
其实无非是几类与关税成本相关的主体,包括生产者、经营者和消费者。从经济学角度看,生产者涵盖产品的生产制造来源地,即商品来自中国、东南亚、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等地区的生产企业,它们可能会承担一部分成本。
此外,经销商(主要是美国的进口商)为了将商品售出,可能会放弃部分利润,承担一部分成本。第三类是美国消费者。
那么,哪些商品的关税更多由消费者承担,哪些更多由生产者承担呢?
以中国稀土为例,当前中美谈判的一个重点是中国放松对美稀土出口管制,这意味着美国对稀土加征的关税可能不会太高,即便加征,中国也可能不会在价格上让步,甚至稀土出口价格可能继续上涨。因此,若美国对稀土加征关税,最终成本必然由美国的生产企业和终端客户承担。
这里的终端客户需要说明:普通消费者不会购买稀土,稀土的采购方多为工业企业,这些工业企业首先承担全部关税成本;当稀土用于生产军机、战斗机等军用物资时,成本会转由采购的政府部门、军事单位或出口至其他国家的进口商承担;当稀土用于新能源汽车、风力发电等领域时,成本会转嫁到未来的电价及新能源汽车消费成本中,最终由消费者承担。所以,这类商品的关税主要由美国经销商、厂家和消费者承担。
另一类是中国在全球具有明显价格竞争优势且总体价格较低的商品,如服装鞋帽、日常用品等。这些商品单价多为几美元到一二十美元,即便加征20%-30%的关税,价格涨幅对美国消费者而言并不算大(例如10美元的商品加征后约为12-13美元),且相较于全球市场仍具价格优势,美国消费者对这类价格变化并不敏感。因此,这类商品的关税最终主要由美国消费者承担。
还有一类商品,在全球面临较激烈的竞争,美国既可以从本国购买,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。对于这类商品,关税可能更多由出口商或生产企业承担,因为美国的进口商、经销商谈判话语权较强,而美国消费者几乎感受不到价格变化,因为成本主要由向美出口的企业承担。
总体来看,美国联邦政府的关税收入增加了,但“羊毛出在羊身上”,大部分成本来自美国企业和消费者,小部分来自向美出口商品的出口商。从长远来看,加征关税会抑制美国的消费和生产,提高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,因此,长远的成本大部分仍将由美国企业承担。
东莞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